![](https://r.hstong.com/public/cms/images/2021/07/05/20210705141806410.jpg)
1、歐盟新車碳排放取得成效,更嚴政策在路上
2、特斯拉Q2交付量首次突破20萬臺,創紀錄新高
3、造車新勢力6月交付量出爐,半年成績十分喜人
4、小鵬汽車港交所上市在即,花旗銀行上調其目標價
一、一周新能源公司漲跌幅榜
來源:華盛證券
近一周新能源行業重點個股呈現“東西分化”的走勢,在香港上市的車企普遍走低,而在美國上市的“造車三寶”則集體走高。其中蔚來汽車以11.83%的周漲幅奪得桂冠,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也緊隨其后。
小米集團則以5.96%的跌幅在近一周來表現最差,其次吉利汽車、百度集團等都出現一定的跌幅。
二、新能源宏觀政策和行業數據
1、歐盟新車碳排放已下滑12% 更嚴政策7月或出臺
6月29日,歐洲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表示,盡管疫情影響了汽車的整體銷量,但低排放汽車的銷量仍在飆升。去年,歐洲每九輛新車中就有一輛是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與2019年相比,電動汽車銷量的上升導致2020年歐洲銷售新車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12%,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量連續三年增加的趨勢。這是自2010年歐盟推出汽車二氧化碳排放標準以來,降幅最大的一次。2020年,歐洲注冊新車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每公里107.8克,比2019年減少14.5克。
來源:公開網絡
歐盟委員會將于7月14日提出一系列新政策,重塑工業、能源、交通和住房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歐盟碳交易改革、更嚴格的新車二氧化碳排放標準以及更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標。
2、工信部發布2021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
6月28日,工信部發布2021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將深入貫徹落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等要求,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注重協同創新、強化應用牽引,持續健全完善汽車標準體系,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3、山西省召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項目
7月2日,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山西研究院重大咨詢研究項目《山西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預結題會在太原召開。會議采用“視頻+現場”相結合的形式舉行。
多名專家學者,山西綜改示范區管委會、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交通運輸廳、山西宏觀經濟研究院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以及省內外相關行業、各大車企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4、廣東省置換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10000元
7月1日至12月31日內,持有廣東號牌的個人消費者報廢或轉出本人名下老舊汽車,在省內購買以舊換新推廣車型范圍內的新車,并在省內完成機動車注冊登記的,可申請補貼。
省級財政資金按照以下標準進行補貼:報廢舊車,購買新能源車的在使用環節補貼資金10000元/輛、購買燃油車的補貼5000元/輛;轉出舊車,購買新能源車的在使用環節補貼資金8000元/輛、購買燃油車的補貼3000元/輛。
三、新能源重點公司動態
1、特斯拉交付突破20萬輛,“最強”Model S 首燃
7月2日,特斯拉發布公告稱,第二季度電動車交付量實現大幅增長,首次突破了20萬輛,刷新紀錄新高。其中包括199360輛Model 3和Model Y低價車型,以及1890輛Model S和Model X高端車型。第二季度特斯拉一共生產了206421輛電動汽車。
來源:Tesla
不過被馬斯克稱為達到物理極限的“最強”新車Model S Plaid卻在6月29日,于美國費城郊區發生起火燃燒事件。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調查之中,此次事件無人傷亡,但車輛完全被燒毀。
2、小鵬汽車交付再創佳績,將于7月7日在港交所上市
7月1日,小鵬汽車公布了2021年6月及上半年交付成績,月度、季度及半年度累計交付量均創歷史新高。其中,6月交付量達6,565臺,較5月的5,686臺環比大增15%,同比增長高達617%。
來源:小鵬汽車
另外,小鵬汽車將于7月7日正式登陸港交所,成為造車新勢力回港上市第一股。據悉,小鵬汽車在港交所將定價為165港元/股,籌資約140億港元。
3、理想汽車6月交付同比大增,但用戶投訴量亦走高
7月2日,理想汽車公布2021年6月交付數據。6月交付7713輛理想ONE,同比2020年6月增長320.6%,環比2021年5月增長78.4%,創單月交付量新紀錄。2021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車累計交付17575輛,同比2020年第二季度增長166.1%,環比2021年第一季度增長39.7%,創季度交付量新紀錄,并超越此前財報指引數據上限。
來源:理想汽車
不過可能由于存在隱瞞發布新車信息以及銷售承諾不兌現等問題,理想汽車在6月投訴排行中首次沖進了投訴榜前十,總計達到了60宗投訴。
4、蔚來汽車6月交付同比增116.1%,上半年累計交付41956臺
7月1日,蔚來公布2021年6月交付成績。蔚來6月共交付智能電動汽車8,083臺,首超八千臺,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16.1%,環比增長20.4%。蔚來二季度共交付21,896臺,同比增長111.9%,連續五個季度正增長。上半年蔚來共交付41,956臺,達到去年全年交付量的95.9%。
來源:蔚來汽車
5、蘋果正與寧德時代洽談電動車電池供應合作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近日報道稱,4名熟知內情消息人士表示,蘋果公司正與中國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及比亞迪就電動車項目的電池供應進行初步洽談。
其中兩名知情人士表示,蘋果已將在美國建設制造工廠作為成為其電池供應商的條件。目前尚不清楚蘋果是否也在與其他電池制造商進行談判。
6、恒大將新建廣西新能源基地
近日,有媒體報道,恒大將新建新能源汽車項目基地,地址位于廣西。從曝光的消息來看,恒大新能源汽車廣西基地新建的是一期工程,地點位于伶俐工業園區,占地面積為1260畝,項目總投資50億元,建設規模為分別年產10萬套純電動乘用車的車身和零部件總成。
今年6月份,恒馳汽車夏季測試啟動儀式在恒大汽車上海研制基地正式舉行。恒大汽車總裁劉永灼表示,今年四季度,恒馳系列將啟動試生產,明年大量交付。
7、百度連奪十項世界冠軍
7月1日,在 CVPR 2021 AI國際盛會上,中國人工智能“領頭羊”百度集團,勇奪十項世界冠軍。其中,六項冠軍成果可加速自動駕駛、智能交通全場景落地和應用。深厚的AI技術積累,成為百度推動中國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發展的最強技術底氣。
8、極氪收購電動車核心資產
吉利汽車旗下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極氪擬以10.6 億克朗(約人民幣8 億元)從浙江吉利(吉利控股集團子公司)收購CEVT 100%股權,CEVT主要從事智能電動車造型設計、軟件系統開發、硬件模塊開發、虛擬仿真技術研發等。
擬以8.6 億元向浙江吉創(吉利控股集團子公司)收購寧波威睿51%股權,威睿主要從事核心電池、電驅系統的研發與生產。
擬以0.09 億元向吉利汽車集團(吉利控股集團子公司)收購浩瀚能源30%股權,浩瀚能源主要從事充電系統技術開發以及提供充電服務等。收購以上三家公司之后,極氪將具備電動車整車研發、核心三電研發與制造、充電服務提供等能力。
9、小米集團給予近4000人股份獎勵
7月2日,小米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于當天向3904名員工授予了共計7023萬股獎勵股份。此次獎勵股份的總額達到18.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5.34億元),人均獎勵約47萬港元(約合39.29萬元人民幣)。
四、新能源機構觀點及投資評級
1、麥格里上調比亞迪股份目標價至265港元
7月5日,投行麥格里上調了比亞迪股份的目標價至265港元,評級為跑贏大市。
麥格里預計,外部電池銷售預期上升,料比亞迪今年將銷售3GWh,按年增500%,主要來自儲能系統(ESS)的海外銷售,同時預期公司外部銷售會于2022年錄得明顯進展,因公司屬少數有額外產能予外部客戶的電池制造商,同時對公司的PHEV車型看法更正面。
截至7月5日發稿,比亞迪股份大漲超5%。
來源:華盛通
2、美國銀行:買入理想汽車,目標39美元
在理想汽車公布6月份交付數據之后,美國銀行發布研報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為39美元。
美國銀行分析師Ming Hsun Lee預計,基于更高的收入規模和更好的經營杠桿,理想汽車的凈虧損將在2021-2022年收窄。同時該行將理想汽車在2021的交付數預期上調6%至6.8萬輛,將2022年的交付數預期上調至10.1萬輛。
3、德銀、大摩繼續看好特斯拉至900美元
上周五,特斯拉股價時隔2個月后再度觸及到700美元,但收盤未能突破。在創紀錄的交付數據之后,摩根士丹利、德銀均繼續看好特斯拉股價表現,維持其“買入”評級,并將目標價定為900美元。不過德銀將特斯拉第二季度營收預期由116億美元下調至111億美元,EPS則由1.07美元下調至0.97美元。
4、花旗銀行:上調小鵬汽車目標價
花旗分析師Jeff Chung將小鵬汽車的目標價從50.30美元上調至56.30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分析師指出,該公司6月交付數據比市場預期高出5%,而且該公司最近在港股IPO中取得成功。分析師表示,一旦在港股成功上市,小鵬汽車將成為港美兩地上市公司,這將擴大投資者的范圍。
考慮到更強勁的銷售前景和不斷提升的產品競爭力,分析師將小鵬汽車2021年的交付量預期小幅上調至7.1萬輛。
截至7月2日收盤,小鵬汽車報43.74美元,意味著距離花旗的目標價還有近30%的上漲空間。
來源:華盛通
以上就是本次新能源周報的全部內容,若想了解新能源車行業和公司的最新動態,請持續關注華盛通APP《新能源造車勢力》專題以及相關報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咨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以上內容由 AiPO.MYIQDII.COM 自動生成,不作為交易依據,更多詳情請進入AiPO數據網或下載捷利交易寶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