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1:Q4 的行業日歷效應,今年能否實現?
回答1:Q4 日歷效應顯示,低估值藍籌(金融地產、白酒白電、水泥工程機械等)取得超額收益的概率較高,但是需要比較不錯的經濟預期或者強有力的刺激政策。回到今年,在9 月份低估值藍籌已經搶跑的情況下,同時考慮經濟預期較為悲觀,如果后續政策刺激力度仍然不夠大,那么這類板塊表現的持續性則有待觀察。
提問2:如果淡化復雜的宏觀因素,Q4 有哪些萬變不離其宗的行業配置策略?
回答2:每年Q4,雖然宏觀環境和政策背景可能截然不同,但是資金都會在這一階段開始提前布局預計轉年高景氣的方向。而轉年高景氣的方向,又可以沿著兩條線索展開:①延續高景氣的方向:比如今年高景氣賽道中的新能源、半導體、軍工,可能有一部分能夠在22 年延續高景氣,這里我們重點看好:【光伏】、【軍工】、【鋰礦】、【半導體設備】;②困境反轉的方向:比如今年或者過去1-2 年景氣度都相對較差,但有可能在轉年出現較大變化的行業,這里我們重點看好【旅游出行】、【傳統汽車】、【豬肉】、【工業互聯網】。
提問3:硬科技賽道目前調整的時間和幅度如何?
回答3:此前,我們復盤了過去10 年的一些硬科技賽道,在這些賽道產業趨勢向上的過程中,階段性調整的時間大多在30-50 個交易日,指數調整幅度在15%-20%,個股可能在30%。因此,當前硬科技賽道調整的幅度普遍可能差不多了,但時間可能還不太夠。但是如果站在11 月,屆時市場消化了美債等外圍潛在風險以及較強的滯脹預期、并且開始像每年一樣展望轉年高景氣的方向,又疊加了這些硬科技賽道調整的時間足夠長了,那么市場可能會回歸到硬科技的主線中來。
提問4:滯脹預期對高景氣賽道有何影響?
回到4:短期有風險偏好的壓制,但是中期并沒有顯著關系,可以視為獨立事件。如果僅是美林時鐘里的滯脹階段,一般持續時間比較久,且隨后進入衰退階段也會開始有寬松的預期,對風險偏好有正面作用(我們判斷當前更類似于這種情形)。退一步說,即使是如同美國70 年代的大滯脹時期,表現抗跌的行業也都是高景氣行業,比如受益于戰爭催化(航空、國防),以及油價上漲的行業(基本資源、化學品、石油和天然氣),還有隨后在75-79 年新興產業爆發(集成電路、微型計算機等)帶來的中小股票占優。在滯脹或類滯脹環境中,高景氣度才是抵抗風險的關鍵。
提問5:美債利率上行對高景氣賽道有何影響?
回答5:短期有風險偏好的壓制,但中長期基本面因素才是不同行業走勢的核心線索。若美債利率上行,理論上對所有資產的估值都會帶來沖擊。對于A 股的傳導路徑,除了北上資金,更多的是市場情緒的蔓延。但是分開來說:對于有自身產業周期的資產來說,分子的高增長可以抵御分母上行的風險;而對于盈利穩定甚至盈利走弱的資產來說(比如估值較高的消費醫藥、部分科技,以及盈利頂部的周期等),利率的中樞抬升,大概率會有殺估值的風險。但此時若疊加國內的流動性環境(后續邊際寬松預期,降準降息等),美債利率上行的沖擊可能會有所弱化。
提問6:如何看待底部反彈的大消費?
回答6:首先,從申萬消費行業的股債收益差(10 年國債-申萬消費指數股息率)來看,目前從-1X標準差附近反彈至接近均值的位置。從歷史規律看,一般大的周期底部要回落至-2X 標準差附近,而這個過程可能靠股價下跌,也可能靠股息率或盈利上漲來實現,但至少目前來看,還需要一些磨底的時間。其次,當前美元流動性拐點已逐步到來,理論上對盈利穩定(增速中低水平)的消費白馬來說,會有分母上的壓制,這也會制約當前的反彈空間。
提問7:如何看待中小市值風格的延續性?
回答7:首先,從中證500 的股債收益差來看,目前仍處在-1X 到-2X 標準差之間,相對滬深300 股債收益差的位置來說,優勢仍在。其次,指數或風格之間的相對走勢由相對業績的強弱決定,復盤美股50 年的四次持續的小盤風格,主要有兩個成因:一是動蕩年代的危機沖擊之后,小盤股由于低基數帶來次年高增長,業績相對占優,如08-09 年次貸危機、20-21 年新冠疫情;二是新興產業革命的出現,中小盤行情主導,如70 年代中后期的計算機。今年的A 股同時疊加了中小盤低基數效應以及新興產業的出現,支撐風險階段性偏向中小盤。展望2022 年,由低基數困境反轉帶來的中小盤占優可能初步消退,但是產業爆發的高景氣賽道中,中小盤的業績和風格可能繼續占優。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風險,政策風險,公司業績不及預期風險。